推荐序:《集成产品开发IPD》
当“快”成为企业生存第一要义,传统“串行研发”就像老爷车:市场→研发→工艺→采购→销售,一个环节卡壳,新品上市窗口瞬间关闭。《集成产品开发IPD》把“并行工程、跨职能团队、阶段决策、重用模块”四大内核拧成一条高速履带,让产品从概念到量产像高铁一样准点抵达,一次性把开发周期缩短30%-50%,首批质量缺陷下降40%以上。
三大核心价值
1. 阶段门禁(Stage-Gate)(把研发变成投资项目)
每道门设置“商业+技术+风险”三维评审,不过关立刻止损,让研发费用花在最有价值的创意上;IBM借此将硬件项目失败率从25%降到5%。
每道门设置“商业+技术+风险”三维评审,不过关立刻止损,让研发费用花在最有价值的创意上;IBM借此将硬件项目失败率从25%降到5%。
2. 跨职能PDT(产品开发团队)——让所有人一起起跑
市场、研发、采购、工艺、服务、财务同一KPI、同一甘特图,每周一次集成评审,把“后期变更”消灭在图纸阶段;华为用PDT把基站开发周期从46周压缩到26周。
市场、研发、采购、工艺、服务、财务同一KPI、同一甘特图,每周一次集成评审,把“后期变更”消灭在图纸阶段;华为用PDT把基站开发周期从46周压缩到26周。
3. 技术货架与CBB(共用构建模块)——一次开发,终身复用
把通用技术、零部件、平台做成“货架商品”,新产品直接拼装,研发效率提升35%,物料成本下降10%-15%;宁德时代通过电池平台化,三年推出四代产品,单kWh成本下降28%。
把通用技术、零部件、平台做成“货架商品”,新产品直接拼装,研发效率提升35%,物料成本下降10%-15%;宁德时代通过电池平台化,三年推出四代产品,单kWh成本下降28%。
实施路线图
“培训→试点→度量→推广”四步闭环,配套IPD成熟度模型,让企业在18个月内完成从职能驱动到流程驱动的转身;深圳某医疗设备公司第2年即实现新品上市时间缩短40%,年新增销售额12亿元。
“培训→试点→度量→推广”四步闭环,配套IPD成熟度模型,让企业在18个月内完成从职能驱动到流程驱动的转身;深圳某医疗设备公司第2年即实现新品上市时间缩短40%,年新增销售额12亿元。
把这本书放在研发、市场、供应链高管的案头,让它提醒你:产品开发不是科研,而是投资;用IPD先把“对的事情”筛出来,再用并行工程把“事情做对”,才能让每一次上市都踩在利润区最甜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