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序:《一本书讲透产品研发管理》
在“产品即战略”的时代,研发投入年年攀升,却仍有70%的新品死于需求错位、进度失控或上市即卷。《一本书讲透产品研发管理》作者揭应平——中兴通讯前研发高管、芯片企业经营者、20余年一线咨询顾问——把“做对产品”与“把产品做快”写成一套标准语法:以市场驱动的扩展V模型为骨架,用四大篇章、20+工具、60+案例,一次性回答“流程如何不踩坑、组织如何不内耗、项目如何不超期、资产如何不流失”。
三大核心价值
1. 扩展V模型——让需求从市场来,到市场去
前端流程→需求管理→技术开发→产品开发→交付运营,五段式流水线每段都设“商业评审+技术评审”双闸门;某芯片公司照此落地,需求变更率由38%降到9%,首版即量产。
前端流程→需求管理→技术开发→产品开发→交付运营,五段式流水线每段都设“商业评审+技术评审”双闸门;某芯片公司照此落地,需求变更率由38%降到9%,首版即量产。
2. 组织、项目、资产三维配套——研发不是部门,而是公司级项目
“轻量级团队→重量级团队→产品线事业部”三级组织,配套“项目经理+系统工程师+产品经理”铁三角,KPI同一套、奖金同一池;企业用该模型把项目平均周期从14个月压缩到9个月。
“轻量级团队→重量级团队→产品线事业部”三级组织,配套“项目经理+系统工程师+产品经理”铁三角,KPI同一套、奖金同一池;企业用该模型把项目平均周期从14个月压缩到9个月。
3. 研发资产管理——让经验变成公司资产,而不是员工U盘
技术货架、CBB(共用模块)、知识图谱、PLM四件套,把代码、文档、专利、测试用例全部颗粒度化;追觅科技借技术货架9个月推出三代扫地机,物料复用率提升40%,BOM成本下降12%。
技术货架、CBB(共用模块)、知识图谱、PLM四件套,把代码、文档、专利、测试用例全部颗粒度化;追觅科技借技术货架9个月推出三代扫地机,物料复用率提升40%,BOM成本下降12%。
适用场景
大到数千人集团,小到50人初创,都能按“流程→组织→项目→资产”四步18个月完成变身;平均上市时间缩短30%~40%,首批良率提升15%,毛利率抬升5-8个百分点。
大到数千人集团,小到50人初创,都能按“流程→组织→项目→资产”四步18个月完成变身;平均上市时间缩短30%~40%,首批良率提升15%,毛利率抬升5-8个百分点。
一句话:把这本书放在CEO、CTO、项目经理和HR的案头,让它提醒你——研发不是科研,而是投资;先用市场证据筛掉伪需求,再用系统流程把真需求做成现金牛,才能让每一次产品发布都踩在利润区最甜的位置。